1. 札: 心得
2. 考國L7課文、解釋
3. 理講2-1
4. 數講p105-106
*成績: 國、英
1. 札: 心得
2. 考國L7課文、解釋
3. 理講2-1
4. 數講p105-106
*成績: 國、英
1. 札: 心得
2. 數講P110~112
3. 理講2-1
*成績: 段考成績
六、浪漫樂派 Romantic
帕格尼尼(1782-1840): 最傑出的小提琴家、並創出許多新的技巧 [義大利]
韋伯(1786-1826): 德國民族音樂家,創立德國國民歌劇,「魔彈射手」為其代表作 [德國]
羅西尼(1792-1868): 歌劇「威廉泰爾」、「塞維里亞的理髮師」[義大利]
撤爾尼(1791-1857): 著名的鋼琴教育家,貝多芬的學生,著有許多鋼琴技巧的練習曲 [奧國]
董尼采悌(1797-1848): 歌劇「愛情靈藥」、「聯隊之花」、「唐.巴斯瓜雷」 [義大利]
舒伯特(1797-1828): 歌曲之王,「野玫瑰」、「魔王」、「鱒魚」、歌曲集「美麗的磨坊少女」、「冬之旅」、「天鵝之歌,九首交響曲,室內樂等 [奧國]
白里尼(1801-1835): 歌劇「夢遊女」、「諾瑪」、「清教徒」[義大利]
白里奧(1802-1870): 小提琴家、開創小提琴史上的比利時樂派、門下弟子有Alard、Vieuxtemps、Wieniawsky等著名小提琴家 [比利時]
白遼士(1803-1869):「幻想交響曲」、「羅密歐與茱麗葉」、「浮士德的天譴」、「羅馬狂歡節」使用主導動機(即後來華格納的Leitmotiv)[法國]
孟德爾頌(1809-1847):「芬加爾洞窟」、「仲夏夜之夢」、「無言歌」、四首交響曲、小提琴協奏曲 [德國]
舒曼(1810-1856): 四首交響曲、鋼琴作品「蝴蝶」、「兒時情景」、「維也納狂歡節」、連篇歌曲集「女人的愛與生命」、「詩人之戀」[德國]
克拉拉舒曼(1819-1896): 史上最偉大之女性音樂家 [德國]
蕭邦(1810-1849): 鋼琴詩人、「波蘭舞曲」、「馬祖卡舞曲」、「敘事曲」、「詼諧曲」、「圓舞曲」、「即興曲」兩首鋼琴協奏曲等 [波蘭]
李斯特(1811-1886): 首創交響詩、傑出鋼琴家「匈牙利狂想曲」等 [匈牙利]
五、古典時期The Classical Era (18世紀中至19世紀初)
CPE巴赫(1714-1788): 十八世紀末最主要的四大音樂家之一、老巴赫之子、作品以器樂為主 [德國]
史他密茲(1717-1757): 交響曲是最重要作品 [德國]
JC巴赫(1735-1782): 老巴赫之子、義大利galante-style opera [德國]
葛路克(1714-1787): 歌劇改革、代表作「Orfeo and Euridice」、德國歌劇創始者 [奧國]
海頓(1732-1809):「驚愕」、「時鐘」、「倫敦」等104首交響曲、神劇「創世紀」、交響曲之父 [奧國]
莫札特(1756-1791): 音樂神童、室內樂、交響曲、協奏曲、奏鳴曲、歌劇「費加洛婚禮」、「女人皆如此」、「魔笛」、「唐.喬望尼」等 [奧國]
貝多芬 (應屬古典及浪漫的過渡時期,是音樂史上最重要的人物)
(1770-1827): 前期作品屬古典樂派,晚期則歸在浪漫派、九大交響曲、室內樂、三十二首鋼琴奏鳴曲被譽為「鋼琴的新約聖經」、歌劇「費代里歐」、序曲 [德國]
四、Baroque Era 1600-1750
蒙台威爾第(1567-1643): 歐菲爾(Orfeo)—確立歌劇的形式 [義大利]
弗烈斯可巴弟(1583-1643): 十七世紀義大利鍵盤樂的領導作家 [義大利]
修茲(1585-1672): 十七世紀最偉大的德國作曲家,也是第一個國際知名的德國作曲家、Sacred Symphonies、受難曲的創始者 [德國]
卡爾希米(1605-1674): 第一個重要的神劇作家 [義大利]
盧利(1632-1687): 法國大歌劇創始者 [法國]
維他利(1632-1692): 以器樂曲著名,夏康舞曲Chaconne [ 義大利]
托瑞利(1658-1709): 在Bologna拓展弦樂及小號的大協奏曲或協奏曲作品 [義大利]
柯賴里(1653-1713): 小提琴家、以Trio Sonata 及Concerti Grossi(大協奏曲)著名[義大利]
普賽爾(1659-1695): 歌劇 Dido and Aeneas、英國重要作曲家之一 [英國]
亞歷山大.史卡拉第(1660-1725): 以清唱劇(Cantata)著名、拿波里樂派創始人 [義大利]
庫普蘭(1668-1733): 重要法國作曲家,以鍵盤樂著名 [法國]
多明尼哥.史卡拉弟(1685-1757): 以器樂曲著名 [義大利]
韋發弟(1678-1741): 訂定協奏曲的形式、小提琴協奏曲「四季」[義大利]
泰雷曼(1681-1767): 德國的領導作曲家 [德國]
三、文藝復興時期The Renaissance (十六世紀﹞
歐克漢(1410-1497)
歐伯勒赫特(1450-1505)
約瑟昆.德普雷(1440-1521)
艾薩克(1450-1517)
恭伯特(1495-1560)
魏勒(1490-1562)
馬汀路德(1483-1546): 宗教改革
威廉‧伯德(1543-1623): 英國宗教改革時期重要作曲家
帕勒斯替那(1525-1594): 教會音樂之父、確立複音音樂在教會中之地位、教會音樂的救星
維多利亞(1548-1611): 文藝復興時期最重要的西班牙作曲家
拉素士(1532-1594)
安德烈‧加布里耶利(1510-1586)
喬望尼‧加布里耶利(1553-1612)
二、中世紀Middle Ages
葛雷果一世(b. 540): 由他收集整理葛雷果聖歌(Gregorian Chant)
桂多(990-1050): 首創四線譜"(Staff notation﹞、桂多六聲音階、唱名法(Solmization)、桂多手(Guidonian Hand)
雷奧寧(年代不詳): 十二世紀末重要之Organum作曲家
裴洛定(年代不詳): 為十二世紀末重要之Organum作曲家
亞當(1245-1288): 十三世紀法國最著名之吟遊詩人
馬蕭(1300-1377): 十四世紀法國最重要之作曲家
藍丁尼(1325-1397): 十四世紀最重要的義大利作曲家
鄧斯泰布爾(1390-1453): 十五世紀英國作曲家中的領導人物
杜飛(1400-1474): 十五世紀歐洲最著名的作曲家
班舒瓦(1400-1460): 布根地樂派重要作曲家
畢斯諾瓦(1430-1492): 布根地樂派代表人物
1. 札: 心得
2. 考........
3. 讀書**
*成績: 國.....
1. 札: 心得
2. 會考王: 總複習
3. 考........
4. 讀書><~~
......目前就醬.........
*成績: 國、數
一、古代 Antiquity
畢達哥拉斯(515-497 B. C): Pitch proportions
柏拉圖: 380 B.C. 理想國 the Republic
亞里斯多德: 政治the Politics
330 B.C.和聲初步原理Harmonic Elements